一套“标尺”丈量“美丽”乡村
“标尺”工作法聚焦难点问题,以“一尺到底”的态度解决“硬骨头”,充分体现了基层治理的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。
其主要的启示意义在于
心有标尺
要“心有标尺”,清醒认识到群众工作不在于一味地“顺”,更要明确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哪里,那就是我们的底线“标尺”。
善用标尺
要“善用标尺”,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条线、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标准,要严格把握“尺度”,找对、找准每一个问题的标准线。
立好标尺
要“立好标尺”,在启动工作之前公开标准,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原则、一以贯之,在解决社区治理“硬骨头”的同时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可和信服。
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
博士生导师 宋道雷
难题困境
中心村位于张江镇中南部,2.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,有11个队组、6个集中居住区域。由于地处原孙桥镇的中心,村民居住相对集中、自住扩建更为频繁,使得违建在这里随处可见、情况复杂,可谓“处处违建又处处不同”。大面积的存量违建,就像一颗颗藤壶密布盘亘,难以清除的同时,不断蚕食着居住环境和乡村风貌。
由于违建大都集中在老百姓家中,和老百姓经济利益直接挂钩,因此,在中心村开展拆违行动时,老百姓都担心政府能不能“拆得公平”“拆得彻底”,拆违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都会被老百姓看在眼里,亟需一把刻度明确的“标尺”,划好乡村综合整治的基准线。
破题攻坚
抡出拆违“第一锤”
“当时,中心村家有违建的村民,总共有 917 户。”这个数字光是听着,就能感受到拆违工作的难度。经过顾华和村干部的一户户上门告知,一圈走下来,大家也对拆违工作知晓了七七八八,接下来就要树立“必拆决心”。先拆谁,才能让老百姓放下顾虑,配合推进工作?顾华手中的笔,在中心村的地图上来回悬停。“实在不好拆,尤其是这些商铺,特别难拆。”在一次班子会上,针对村民意见最大的孙环路两侧沿街商铺,同事提出了抱怨,一语点出突破口。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经过反复沟通、协商联动,最终抡出了拆违“第一锤”。
回想到那天的情景,顾华说:“当时围观的村民很多,村里老百姓心态都差不多,想着如果这么大的都能拆掉,那自己家的怕是也要拆了。”
45间商铺拆违整治的一尺子推进,不仅拆除了长久以来的违建乱象,也逐步拆解了村民们对整治工作的侥幸和排斥心理。
“巨无霸”变“小清新”
村民
书记,昨天下班回去,我就把家门口的铁皮柴房都拆掉了。
顾华和村干部深知,要想调动村民的配合积极性,得“一视同仁”,自己先当冲锋员,带头拆除家中无证建筑。可老百姓在意的,不仅仅是“你村干部拆不拆”,还在意“你们村委会怎么拆”。尤其是占地 42 亩的古城农庄,违建面积多达 3716.72 平米,一直以来村民意见很大,却也没那么好拆。
果然,村里打算“动”古城农庄的消息一出,看好戏的声音随即出现:“古城农庄可不好拆啊,上次村里打官司赢了都没拆掉,这次不会又是说说而已吧?”一尺子拆违的节骨眼,哪能退缩,顾华没有松口:“要说难拆,村里哪家的违建不难拆,不都是大家从硬的‘啃’起,慢慢‘啃’下来的,我们自己得带这个头,这次必须拆!”
一年后,“巨型农庄”变清新绿地,看着孙辈在家门口的“六一”主题园玩耍嬉笑。
现在走出家门就是公园,比以前密密麻麻一片适意多了,大家都拆了,自己那两间柴爿房算什么。
村民
“铁娘子”的“一套尺”
村民
顾书记,听说再过两天就要拆过来了,我们家就指着那几间小厢房租金过日子,这一拆该怎么办!
侬屋里厢情况,吾伲一直都晓得的,已经在民政帮扶上考虑了,但拆违格桩事体么得商量,老姆妈,格段辰光有啥别的难处,伲再帮侬看看哪里能帮上忙的,好伐?
顾华
彼时的中心村,确实有很多依赖违建租金过日子的村民,倘若因此不断后退,“无违”目标将无从谈起。对顾华和村干部来说,这是两柄标尺。拆违工作是一柄标尺,民生救助是另一柄标尺。一事归一事,事事有依据,村民们都看在眼里,也记在心里,慢慢地替村委说话的声音多了起来:“肉疼么是肉疼的,但也没什么好闹的,大家都一样,每项工作都有它的标准线,我们都理解的,也都支持的。”
基层工作要讲情理
更要重原则
无论是开篇布局
还是推进落实
都要坚持
一项工作一柄“标尺”
在设定规则后就要
“一尺到底”
真正做到
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
才能得到老百姓真心的
认可和支持
信息来源:张江镇党群办
聚“闲”为“宝”!“集群式开发”让发展“兴”起来→
“东风”吹来“蓝图”升级!
四两拨千斤,“小杠杆”撬动“大难题”!